提起武陟县三阳乡傅村的来历,不能不说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,因为这个故事与傅村有关。
西汉末年,傅村当时叫老龙湾,因沁河在村南像一条老龙,转了个弯流了过去,因此得名。
村中有个傅财主,雇了小董村的董永当长工。董永每天起早来,傍黑走,一天一趟。董永每天来傅村的途中,都要在大凡村西南角的大槐树下歇一歇。
七仙女的人物原型张七鲜久慕董永人品,朝思暮想,一心要与董永结为夫妻。有一天,她从下封村东的大沙丘上(后人称为落仙台)走了下来,来到大凡村的大槐树跟前,拦住了董永的去路。她以问路为由与董永攀谈,倾诉了爱慕之情,表明了愿与董永结为百年之好的心愿。董永刚开始时婉言拒绝,后来看其情真意切,也就同意了。二人以大槐树为媒,订下了终身。
董永家里实在太穷,办不起喜事,于是二人商量,决定一起到傅财主家去寻求帮助。
傅财主为人善道,十分开明,满口愿意帮忙,热情地为他俩安排了住处,选了吉日良辰,配合驾部村张七鲜她干娘家,为他俩体体面面地操办了婚事。因董永识字,忠厚实在,傅财主安排他除了干活,还帮忙记账。得知董永妻子善于织绢,傅财主就安排她去织皇绫。劳动之余,董永和张七鲜恩恩爱爱,过起了甜蜜的爱情生活。
后来人们为了感谢傅财主大力成全董永和七仙女的这段好姻缘,就把他尊称为傅员外,还把原来他所住的村庄老龙湾尊称为傅家湾,再后来,人们觉得三个字没有两个字简便,就又把傅家湾叫成傅村了。
傅村现仍存在着傅员外家的遗迹和傅家后花园遗址,从深深的地下挖出来的石狮、石马,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当年傅员外家的显赫。董永当年曾推过的青玉色的碌碡(石磙)和大碾盘,也被傅村人从地下发掘了出来,展现在人们面前。它白玉般的晶莹中隐隐又透出鸭蛋青,格外引人注目。据村中老人介绍,这套碾、磙由“磁石”(最硬最硬的石头)雕凿而成,造型独特,碾盘上面和碌碡表面都光滑平整,不像普遍的碾、磙那样凿刻有一道道沟齿,以便于碾压。这套独特的石碾和碌碡虽表面平整,没有沟齿,不用凿锻,但只要湿过水等一晚上,第二天就会变得很糙,碾米非常快,真称得起是个“神物”。这个碾盘厚23厘米,直径143厘米。碌碡小头直径58厘米,大头直径63厘米,高62厘米。据说谁摸摸这套碾和磙,就会一辈子吃喝不愁,有个好胃口。
至于石马、石狮,现仍被傅村人珍藏着,石狮高95厘米,宽70厘米,前后长28厘米。石马底座高35厘米,马高53厘米,左右宽38厘米,前后长120厘米。据说摸摸石狮、石马会给人带来好运气。如果谁对此感兴趣,不妨前去傅村试上一试。
(孙巨才)